2

耐心

我相信很多人都看过《海龟交易法则》和《股票大作手回忆录》,这两本书我也抽过奖,因为确实有很多可以借鉴的地方,里面的故事发生在100多年前,但是现在的金融市场依然在重复。

《海龟交易法则》里的海归们,他们接受了完全相同的交易培训,做的是完全相同的行情,甚至使用的账户的资金都是相同的。

初次开始交易,多数海归在交易持仓的时候没有耐心,提前平仓,错过了非常大的盈利。而作者在耐心地坚持持仓之后,获利了78,000美元,盈利是其他海龟的三倍,大部分海归都在行情的回调中平仓,错过了大波的盈利。

交易背后就是人,这些人到底在博弈什么?是交易技术的高低?还是谁更聪明?还是谁掌握的交易知识多?

其实都不是,交易的盈利与否,往往比的就是人性。你比别人耐心,更能抵挡诱惑,更能承受痛苦,那么最终吃到肉的就是坚持到最后的这个人。

我以前在操盘室里待过,里面坐着很多个交易员,订单进场之后,只要行情没有按照自己的预期走,很多人就会变得非常烦躁,甚至嘴上会骂骂咧咧,咒骂行情,各种污言秽语。

这种负面情绪的发泄没有任何意义,只会刺激交易者的情绪更加激动,甚至愤怒,导致更多不理智的交易行为。

潜移默化地,你就觉得行情走势和你是对立的,好像是行情故意不让你盈利,我们之前强调一句话,和趋势做朋友,顺应行情,才可能赚到钱。

在偌大的行情面前,我们只是沧海一粟,就想一只蚂蚁和地球的关系,你对抗它是没有任何意义的,但是搭着行情的顺风车,它也许能分你一杯羹。

所以啊,如果你能学会站在市场之外看行情,站在订单之外看账户,拿着筹码等风来,才能真正做到稳定盈利。

3

思考和探索的能力

我之前有个学生,他是一个特别爱刨根问底的人,有时候我都有点烦他,但是他又是我那么多个学生中,我最喜欢的一个。

为什么呢?

我记得有一次他问我,为什么选用最低点?选次低点可以吗?最低点跟次低点之间的差别有多大?次低点止损更小盈亏比更好赚的不是跟多吗??

我告诉他,选次低点也是可以的,但交易连错率比较高,不利于执行。而选最低点,交易结果则温和得多,利于交易者保持心态,利于交易的执行力。这样选是从交易系统的可执行性出发的,并非是从盈利率的角度考虑。

他听得有点费解,于是继续问我,老师我可以跟你学习怎么去验证这个观点的有效性吗?

后来我直接教他怎么去用复盘软件测试次低点的表现,最后他花了一周的时间去测试,做了数据的统计,转头就告诉我,说:老师,我终于明白是为什么了。

这个学生虽然经常会让我感觉“很烦”,但是他却是目前所有学员中,交易做得最好的。

我还有另一个学生,他在我这是勤奋的代名词。我说的话他大部分都会拿笔记下来,还跟我展示过他几本厚厚的笔记,全是我说过的话,以及写过的文章。

他经常对我说的一句话就是:老师,你说的我都记下来了,每天没事就翻翻。

当我问他:那60日均线和80日均线,你觉得哪条更好用?

他说:你之前说过的,它们的表现差不多。

我问:那你知道为什么吗?你拿到历史行情中测试过吗?

他说:我知道答案了,为什么还要去测试?

其实这种思维模式,跟我们的教育方式有很大关系。在上学的时候,老师经常就会告诉你,这个的答案是什么,你只要记住就好了,于是没有人会去思考,这个公式是怎么来的?为什么会是这样?

于是你放弃了思考与探索,欣然接受交给你的信息量,靠记忆来掩盖你的懒惰。

但是,交易并不是这样的。

交易是千人千面的,根据你的性格,根据你的交易习惯,其实每个人都该拥有自己的交易系统。一套交易公式,也不是适用于所有的交易者。

就像在以前,我把一套交易系统分享出来,有的人感谢我,因为他们拿去重新测试、调试,最终变为自己的东西了,用了觉得好用;有的人回来骂我两句,说我的东西一文不值。

其实所有的知识摆在你的面前,你可以很简单地伸手拿过来,放到自己的脑子里。但最难的是,你要把这些知识放在脑子里“深度加工”,加以思考,加以测试,揉碎重造了,形成一份写着你的名字的知识,加以储存,这才是你的东西。

但很多人依然不明白这个道理,还是在伸手要“现成的东西”。所以不管在任何行业,伸手要东西的人都很难过得好。